2023/12/30
近日,苏州市科技局下达2023年度第二十二批科技发展计划立项文件。继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苏州市新型锂电材料技术创新联合体在上一批中获批昆山市首家苏州市创新联合体立项后,昆山市本次苏州市创新联合体申报中立项4家,位列苏州第二,培育13家,位列苏州第三。
苏州市半导体用真空电容器及其智能驱动控制技术创新联合体,由昆山金年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主要面向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前道晶圆制造环节设备的制造。创新联合体的建设,旨在研发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半导体用真空电容器及其智能驱动控制技术,打破国外对该产品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苏州市新型负极集流体锂电膜材制造装备创新联合体,由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成员单位包括苏州大学、广德东威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宝明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本项目产品属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用于新能源锂电池新型负极材料(复合铜箔)的生产环节。该创新联合体围绕复合铜箔生产电镀良率,镀层均匀性、厚度,生产速度等关键点进行攻关提升,并解决新型负极集流体锂电复合膜材制造装备的产业化和验证性能的问题,助推复合铜箔逐步替代传统电解铜箔,从而引领负极集流体材料体系全面变革。

苏州市高端精密磨削装备与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由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牵头,集合清华大学、南京埃斯顿、南京工艺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以及投融资机构,针对工业母机领域精密磨削机床关键核心功能部件、数控系统及共性技术等方面进行协同技术攻关和共同研究,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效率、高精密、智能化磨削装备自主化生产,加速推动国产高档智能磨削装备产业化发展及应用,维护产业链安全,力争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磨削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苏州市高频高能效氮化镓射频前端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是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氮化镓射频领域成立最早的民营企业,是技术和产业化基础最深厚的领军企业。该创新联合体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材料的先进物理特性,依托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氮化镓射频器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联合上游客户、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投资机构进行高频高能效氮化镓射频前端领域的联合创新,加强苏州在氮化镓射频器件的制造能力,提升长三角乃至全国射频前端行业内协同创新,助力提升我国在射频核心芯片技术领域内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从而掌握通讯的核心技术,实现产业自主可控。

苏州市新一代智能终端集成接收模组创新联合体,由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牵头成立,联合国内一流的智能终端制造商、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芯片设计单位等共7家主体,旨在联合上下游创新主体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完成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集成,与联合体应用及验证单位完成批量应用,在此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引进专业人才,最终实现技术产品化、成果产业化,填补国内智能终端用集成接收模组技术和产品的空白,提升通信领域产业链韧性,推动我国通信产业链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苏州市面向12时晶圆级先进封装国产装备及材料创新联合体,由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牵头组建,针对汽车电子及智能制造等产业高速发展对于智能传感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集成度、低成本等需求,开发以硅通孔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高可靠性晶圆级封装工艺。以汽车电子、物联网及智能制造领域传感器需求为牵引,以国产半导体制造装备及材料在消费类先进封装领域的产业化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升级国产关键装备及材料,通过采用创新封装结构和工艺,大幅度提高智能传感产品的性价比,达到汽车及工业级可靠性要求。

苏州市6G智能通讯设备模组创新联合体,由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主要围绕6G通讯技术与封装天线、毫米波终端天线、智能超表面技术、毫米波CPE/雷达终端、普适性卫星互联网终端集成,形成6G智能通讯设备的创新联合体。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市场、高校、政府协同发力的科技创新组织新形态,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活力激发、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试先行。

苏州市先进计算核心设备与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由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探索“技术攻关、产业带动、生态构建”协同发展模式,攻克国产先进计算核心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研发针对计算、智算、存储等一系列应用场景的国产整机产品,进而推动国产芯片、国产先进计算硬件系统和行业应用软件协同技术创新。保障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基础软硬件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开放式生态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先进计算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助力区域算力需求和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苏州市物联网人机交互载体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由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共同建立,通过联合攻关超低功耗彩色柔性显示器技术、高效率硅基OLED器件及材料技术、透明OLED显示屏下人脸识别技术以及电子纸显示智能调参技术,从而推动物联网应用场景下新型显示技术与人机交互的创新融合,旨在突破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实现核心器件国产替代,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行业地位。

苏州市光刻胶用纳米颜料分散液关键技术开发创新联合体,是由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江苏博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常熟世名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成员单位,围绕显示器用光刻胶纳米颜料分散液的加工和应用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研究,打造光刻胶用纳米颜料分散液的研发和应用测试平台,加速实现该领域的研发成果产业化。该创新联合体将有助于完善国内显示器生产产业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内显示材料行业发展。

苏州市智能光伏支架系统创新联合体,由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联合8家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建立,以智能光伏支架系统发展需求为导向,联合开展关键及瓶颈技术攻关、装备、材料等的开发、示范应用和成果推广,形成一批适用于智能光伏支架系统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材料、装备等,形成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光伏产业全球的领先地位,促进光伏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苏州市幼儿乘车约束系统创新联合体,是以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定位为市场驱动型创新联合体 。该联合体是好孩子大力实施开放式创新的重要载体平台,通过组建产业链上下游联盟,聚焦幼儿乘车安全座椅领域,其目标是形成全球行业领先的幼儿乘车损伤机理、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能力,贯通车联网技术的电子信息开发能力,安全座椅结构、工业设计和试制能力,CAE仿真能力,智能技术算法能力和高质量知识产权研究、布局能力。建设期间,联合体将重点攻克车联网技术、碰撞感知技术、高精度云计算技术、气囊低风险展开技术等行业关键技术。

苏州市智能驾驶汽车4D毫米波雷达天线创新联合体,由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加快高端汽车智能驾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4D毫米波雷达天线产业链条的建设,推动4D毫米波雷达天线高端线路板的国产化进程,着力打造苏州市高端汽车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推动苏州市高端汽车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高铁用轻质铝构件国产化制备创新联合体,由鼎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目标是针对我国高铁转向架减重和轻量化结构设计要求,依靠国内高校先进材料制备企业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基础创新,从结构设计、材料选型、结构件制备以及产品设计应用等方面,自主设计开发新一代轻量化铝合金转向架结构件,来代替现有铸铁结构的钢制零部件,实现高铁转向架减重以及关键轻质化零部件自主设计、自主制备,国产化应用的目标,促进我国从产品设计、材料选型和制备、到产品检测应用的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名片”的原创型技术进步。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创新联合体,由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瞄准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发展对轻质高强和超高 CTI、高绝缘、高耐热高分子材料的需求,以填补国内改性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弯道超车和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国产化。

苏州市超细及纳米晶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创新联合体,由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由东北大学王强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联合东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3所知名高校,以及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协同创新,致力于研发制造可用于高速切削和精深加工刀具、工具等零部件的高性能超细及纳米晶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材料。本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材料研发及其应用产品的深化研究,形成高性能高质量的硬质合金先进材料研发、生产和刀具应用测试体系,可优化产业链协同,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苏州市硬质合金材料和数控刀具行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苏州市高端呼吸生命支持与危重症设备创新联合体,由卫圣康医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旨在整合医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跨领域合作平台,聚焦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与急危重症抢救领域,推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和卫生产业升级,以提升苏州市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市科技局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将创新联合体培育工作纳入我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中,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要素配置作用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优势,进一步营造龙头骨干企业自发寻求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